2022年9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洪永淼教授与山西财经大学助理教授龚桢皓、林嘉安,应邀参加理论经济学“名家+青年学者”系列讲座,本次讲座由科研部和经济学院联合主办。报告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副校长张苏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维奇教授以及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线下会议,近二百人参加了线上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张苏教授主持。
洪教授做了题为“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论”的报告,从经济学研究范式、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就经济学研究范式部分,洪教授首先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了从国富论、资本论一直到新古典综合时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变化,进而提出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巨大变革,即实证革命的到来。洪教授指出,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逐步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将会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文本、图形和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实证研究必将是未来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之一。第二,洪教授简单扼要地介绍了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即经济学理论度量和验证的方法,而计量经济学建模则是对经济随机系统的数学抽象。洪教授从经济规律具有的历史性出发,结合马克思对于历史运动规律的阐述,鞭辟入里地指出每个经济体可看作是一个由概率法则支配的随机经济系统,而现实观测到的数据则是该随机系统的一个“实现”。那么计量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现实数据去推断该随机系统背后的概率法则,这个概率法则便可视为经济运动规律。第三,洪教授从凯恩斯乘数效应理论中的消费函数、有效市场假说、经济与公共政策评估三大案例出发,来说明计量经济学在估算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参数、验证经济学假说及推动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公共政策的因果推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洪教授讲述了计量经济学的一些最新的发展,其中包括利用文本数据和社会心里的测度来定量研究社会心里文化因素对经济的影响等前沿课题。
刚刚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林嘉安博士做了题为“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的学术报告,林博士首先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的方法,利用31个省份2005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得到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三个变量之间互为显著且正的效应。然后通过将中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进行了一个异质性的检验。其研究发现,对于三个区域来说,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有一个显著为正的效应。对于相对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的效应显著为正,但是对中部和西部来说,效应却是不显著的。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的效应显著为正,但是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的效应是不显著的。
刚刚毕业于康涅狄格大学的龚桢皓博士做了题为“交互式固定效应模型在空间序列相关下统计推断的改进”的学术报告。首先,比较经济学常用的双重差分法(DID)将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相加所存在的与现实不相符的问题,交互式固定效应模型采用两种效应向量积的方式,更加灵活地处理了两种效应在现实中相互影响的问题。其次,就白聚山教授曾经证明该模型误差项中存在空间序列相关和异质性而导致统计推断无效的问题,通过修正空间序列相关产生的估计偏差以及应用稳健标准差估计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最后,通过对该方法的数学证明以及计算机模拟检验,充分地展示了该方法能显著地提高该模型在空间序列相关下统计推断的准确性。
在两位老师报告结束之后,应张校长邀请,洪教授对两位青年学者的文章进行了简要点评。洪永淼教授对林嘉安博士的论文给予了积极的评价,首先他认为研究人力资本很符合当下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大背景,具有很好的研究动机。其次,洪教授认为人力资本的测度是多维度的,文章可以通过其它维度的人力资本测量来做一个稳健性的检验。洪教授还指出,可考虑精确聚类省份,从而将相似的省份一同分析,方便进行经济学角度的解释。洪教授赞赏了龚桢浩博士的文章在计量经济学理论上有清晰的原创性贡献,并举例解释了为什么交换式固定效应模型相比于传统相加式固定效应模型更加符合现实。就未来发展,洪教授建议更多地去介绍该模型在实证经济学的广泛应用,从而吸引非计量经济学领域学者的注意力。点评结束后,洪教授表达了对山西财经大学未来学术发展的祝贺。
洪教授对山西财经大学“名家+青年学者”讲座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张教授对洪教授的参会和在场老师同学们的参会表达了感谢,会后线下参会老师进行了讨论。